未雨绸缪 筑牢春节保电安全防线******
寒冬时节,为保障春节期间辖区内广大用电客户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满意电,近日,国网汪清县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对所辖线路及电力设施进行全方位巡视检查,彻底排查安全隐患,积极备战春节保供电。
巡视过程中,每到一处,工作人员对每一条线路、每一基杆塔都巡视到位,对线路设备的电气连接点、开关、变压器、线路通道等进行重点巡视,全面检查所辖线路的导线松弛度情况以及杆塔是否完整、附属设施是否缺损、导线是否断股、螺丝是否松动、拉线强度等情况,对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逐项进行整改和消除,力争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决”,尽力将天气因素造成的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威胁降至为零,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零缺陷运行。在进行线路设备巡视的同时,该公司工作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宣传介绍电力设施保护和安全用电相关知识,详细讲解使用电气设备的注意事项、常见用电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和防人身触电急救等安全知识,指导如何正确用电、安全用电,并提醒广大农村用电客户不要在电力设施附近燃放烟花爆竹、大型机械在田间作业时不要碰电杆和拉线等,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安全用电、主动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意识,全力营造安全、可靠、和谐、稳定的供用电环境。
据悉,此次巡视工作,有效保障了春节期间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接下来,该公司将会继续加强值班值守,进一步完善人员、车辆、物资应急调配机制,提前备足抢修备品备件,积极应对各类紧急和突发事件,全力做好恶劣天气应急保障工作,确保供电平稳有序,让辖区内广大用电客户度过一个温暖、祥和、喜庆的春节。(石健)
数字化驱动民生发展 粤政协委员冀推广智慧民生应用******
中新网广州1月12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活跃,数字化程度高。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正在广州举行,多位委员就“推广智慧民生应用,提升现代公共服务水平”为主题建言献策。
2021年,广东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9万亿元,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在推动数字化与疾病防治融合上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省政协委员、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 受访者供图 广东省政协委员、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 受访者供图](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3/230112/ed63542c-82a7-49c4-975f-ddb65710e69c_zsite.jpeg)
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带来了一份主题为眼病数字智能化防治的提案,期待通过智能化手段,高效推进眼病防治。
“全国注册眼科医生不过4万多人,相对于患者群体真的太少了。”在林浩添看来,AI医疗可缓解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状,一方面,能让医生力量薄弱的基层地区患者,享受到更专业的眼科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还能让诊疗过程变得更高效。
为了让更多的百姓受益,推动数字眼科和健康广东高质量发展,林浩添建议,将数智化眼病筛诊融入数字政府建设,让眼科人工智能技术“走出医院”。
此前,林浩添已在湛江市开展这一试点工作,在粤省事的“i湛江”专区上线了眼表黑色肿物智能诊断系统——“粤睛晶”。有眼表“黑痣”的患者只需拍一张照片,足不出户即可初步判断自己眼表肿物的情况。
“依托数字政府的海量用户及管理平台,嵌入眼病智能筛诊小程序,通过智能手机便可以完成眼病的初筛。”林浩添表示,其后可以在云端健康档案、闭环转诊、精准推荐、流量引导、人机协作等各个方面逐步优化细化,实现医学数据流和用户流的良性发展,让更多百姓真正享受到智慧医疗的便捷与高效。
预计到2030年,广东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20%。在“老龄化呈现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品逐步走进老年人的生活,实时监控警报老年人跌倒的智能手环、支持83种语言翻译的智能翻译机等产品为他们带来便利与幸福感。
围绕“用人工智能助力老人拥有高质量老年生活”的话题,广东省政协委员、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表示,通过调研,她发现,很多老年人在使用这些智能化产品时,存在产品设计不够适老、老年人对产品使用不够熟练、产品价格较高等“痛点”。
杜兰认为,广东省是机器人制造大省,应设立专项支持机器人企业,提升康养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产品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支持机器人智能交互开放平台的建设,并通过进一步开放社区、康养院、老年大学等多场景的应用试点,让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护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并组织志愿者组织等力量来加速智能化产品的普及。
此外,杜兰还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重点人群使用智能化产品。“一些智能化产品能较大程度提升失能、半失能以及空巢老人的养老生活质量。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通过自主申报、推荐申报以及授权申报等形式,为上述重点人群配备相关智能化产品提供资金和配套服务支持。”她说。(完)
彩云网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