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创新更有温度******
作者:任萍萍(科大讯飞党委副书记)
人机协同的智能微创医疗装备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360全息星图网络空间测绘系统、亿级神经元的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在2020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期间揭晓了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互联网发展长河里彼此争辉、耀眼闪烁,彰显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也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技术创新的温度。
在过去的一年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布局。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从衣食住行智能化到远程教育、互联网诊疗、在线办公,曾经想象中遥不可及的生活方式,如今已近在眼前。
依托前沿技术,科大讯飞团队在教育、医疗、城市、家庭、传媒等领域深度落地。以教育领域为例,2020年推出的两款讯飞智能学习机,覆盖全国各地区2000多万的精品题库,学生可以通过少量的题目检测做全面体检,提升学习效率。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但疫情之下发展起来的新消费、教育、医疗、办公等需求,促进了“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壮大,不断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
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可以看作一块“试金石”。比如,在办公领域,讯飞听见智能会议系统为异地同步在线办公提供便利,推动复工复产;在翻译领域,讯飞翻译机助力境外输入型病例防控,为国内外多地提供防疫翻译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带来的获得感,为新时代写下温暖注脚。作为互联网企业,我们要不断夯实基础,立足大局,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刚需领域持续发力,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释放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让技术更有温度,让产品更有温度,让每个网民都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共享幸福感、获得感。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5日 12版)
暖心服务让旅客踏上回家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运期间,记者在春运一线看到,各地各部门想方设法为旅客提供暖心服务。
新疆和若铁路今年迎来开通后首个春运,且末站、若羌站等站点,虽然现在客流量不大,但铁路部门还是增设了通道和服务人员,引导乘客进站。
作为长三角客流量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今年春运,杭州火车东站启用了新建成的客运生产服务中心,多种数字化设备为应对客流高峰提供保障。
平安春运,温暖回家。一些火车站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设置专门通道,提供进出站、上下车帮扶服务。郑州火车站西广场,昨天(1月7日),一名旅客突发疾病倒地不起,正在进行志愿服务的郑州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救治。
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测量他的各项体征,不停呼唤。3分多钟后,男子渐渐清醒,随后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目前,这名男子已经没有大碍。
翰墨凝香,年味渐浓。在高铁南京南站候车厅,60多位书法家现场挥毫创作,为来往旅客和一线铁路职工送上春节祝福。
公路、民航也推出了很多暖心服务。广西南宁汽车站推出“雷锋车”“小红帽”等,服务老人、孩子等重点旅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针对务工人员返乡和高校学生出行,提供了包机、包车、定制公交等“点对点”服务。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春运第一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3473.6万人次,环比增长11.1%,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