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陈建仁“新内阁”仓促接棒,被批“旧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苏贞昌率领台“行政院”总辞后,陈建仁1月31日正式就任台“行政院长”。不过他同样面临诸多争议,如涉嫌论文抄袭、护航高端疫苗等,如今又被爆是由“中研院”借调出任新职,这些都让岛内舆论对他标榜的所谓“温暖内阁”不抱任何期待。
“学官两栖”再引争议
1月31日上午,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主持新任“行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及政务首长等人员的宣誓典礼。陈建仁带领宣读誓词,他还与卸任的苏贞昌举行交接典礼,并由赖清德监交。
陈建仁在致辞时称,“今天接下印信,承重的责任就落在肩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还不足以形容现在的心情”。他感谢蔡英文的信任托付,接下重担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全力以赴、没有悬念,每一天的作为都是为台湾长远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照顾好人民每日生活。当天下午,他前往台疫情指挥中心。台湾联合新闻网称,岛内室内口罩松绑预计本周将公布。
苏贞昌在致辞时,告诉陈建仁“你的苦日子要开始啰!”苏还透露,蔡英文要他还是要接电话,“我顿一下说,放心,处江湖之远,我还是会忧其君”。
尽管陈建仁信誓旦旦要“全力以赴”,但台媒此前披露称,他其实是从“中研院”特聘研究员借调去出任“行政院长”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1月31日表示,这是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陈建仁应该诚恳说明是不是应该全力以赴为台湾打拼。台湾《联合报》1月31日发表社论称,细数陈建仁的“学官两栖”生涯,其次数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他首度借调,是在1997年由台湾大学借调出任“国科会”生物处处长,25年来从学术界借调至当局任职共计5次,前后借调期累计长达12年1个月。也就是说,25年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借调去当官。文章说,如今陈建仁已71岁,要出掌当局最高行政机器,却还要坚持保留“中研院”特聘研究员49万元新台币月薪的优厚退路,真是名、利、权一样都不肯放。而蔡英文办公室能向“中研院”发出这纸名利算尽的借调公文,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前“立委”蔡正元1月31日还披露称,陈建仁的父亲陈新安继承了大笔财产,在日本殖民时期属于地主,他得以前往日本就读京都大学,随后还响应日本政府号召成为“皇民化家庭”,并取了日本姓氏“大波”,因此陈建仁的名字应该是“大波建仁”。
旧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1月31日,国民党举行“冷血酬庸护高端,检验高冷新内阁”记者会,批评新行政部门换汤不换药。文传会副主委林家兴直言,“阁员”名单几乎是“旧瓶装旧酒”,超过七成留任,真正的新人只有5个,改组幅度仅约1/4,纯新人更是只有1/8,“这是哪门子改组?实在让民众无法期待”。而且正副“行政院长”都争议不断,蔡英文称陈建仁“内阁”温暖坚韧,“难道温暖是护高端弊案?”至于“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大撒币却留下诸多粗糙的公共建设,他的台大硕士学位还因论文抄袭而遭撤销。国民党“立委”李德维表示,陈建仁主张反核,3月核二厂二号机将停止,核三厂机组也将在明年及后年停止发电,但同时台电亏损不断,2025年绿能发电20%确定无法兑现,“对于如何解决用电,以及电价会不会上涨,陈建仁也都应该回答”。
民进党前“立委”沈富雄1月31日形容这次的“内阁”改组,是一出从“狼狈为奸”到“狼狈不堪”的荒谬连续剧,歹戏拖棚终于落幕,但蔡英文不是为大家找到“行政院长”,而是为她自己找到执行长。他感叹蔡英文机关算尽,虽害不了卿卿性命,却留下荒诞不经的一页。
台湾中天节目《卢秀芳辣晚报》1月30日进行街访,询问民众认为“陈建仁新内阁最大特色是什么?”结果年轻人一面倒,认为最大的特色就是“败选联盟”,“都是一些没有选好的人上台”,还有人直言,“换汤不换药,再做一年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2.0版“蔡赖内战”
有岛内分析认为,蔡英文之所以选择陈建仁,一来是因为他听话,二来是可以作为一枚活棋,牵制民进党主席赖清德,让民进党看看她在2024年选举中还有一定的话语权。台湾中时电子报称,蔡英文显然有意画出一条维持“恐怖平衡”的界限,此举虽然暂时不影响赖清德代表绿营出征2024的格局,但这俨然是2.0版的“蔡赖内战”,无论最终是斗而不破,还是鱼死网破,短期内都将让赖清德错失契机。
资深媒体人李晴果1月31日分析称,苏贞昌率“阁员”总辞并拍了所谓的“毕业照”。尴尬的是,有超过2/3的人拍完照后要走回原来的办公室继续上班。外界评论这个被称为史上变动幅度最小的改组,目的就是赶走苏贞昌。他一定没料到为了说动陈建仁,蔡英文什么都可以承诺,更想象不到陈建仁真的脸皮厚到敢被借调,“蔡英文的城府之深、手段之强,苏贞昌真的不是对手”。
台湾《中国时报》评论称,去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惨败,最受争议的“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卫生福利部部长”薛瑞元以及“NCC(通讯传播委员会)主委”陈耀祥通通没换,这三人的共同点就是能揣摩上意,让当局变成政治宣传的化妆台。
(环球时报)
强冷空气来袭!多地气温将暴跌20℃以上******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2023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即将上线,预计11日至15日,这股强冷空气将给我国带来剧烈降温、大风及大范围雨雪,东北、江淮、江南等地部分地区气温将暴跌20℃左右,华北、黄淮等地有明显雨雪,不少地方将是今冬初雪。
全能型冷空气带来大范围雨雪
华北黄淮等地初雪虽迟但到
“这股强冷空气具有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且相态复杂的特点。”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此次冷空气强度强,推进速度较慢,加上有南支槽配合水汽输送,所以造成雨雪范围较广,我国除西藏以外的其余大部地区都会先后受到雨雪的波及。
从具体的雨雪进程来看,10日至12日新疆北疆地区持续风雪天气,阿勒泰、塔城等地将有大到暴雪,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会有分散性的雨雪天气;13日随着冷空气逼近,冷暖气流正面“开战”,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到江南中北部等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雨转雨夹雪或雪。
13日早晨,雨雪分界线将位于甘肃南部至华北北部、黑龙江南部;14日早晨,南压至华北南部、陕西南部;15日早晨,到达贵州北部至长江中下游沿线;16日,进一步南压至贵州南部至江南中北部一线。
较强降雪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山东南部的部分地区,这些地方可能出现中到大雪、局地暴雪,新增积雪将在5厘米左右。
省会级城市中,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都有可能在13日前后迎来今冬初雪。和常年相比,当地今冬初雪时间均已经迟到了一个月以上。“不过目前预报时效较远,最近异常的暖会让雨雪相态的转换有一定不确定性,需临近再关注。”张娟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次暖湿气流强盛,大气不稳定能量增强,12日至14日期间,江淮、江汉、江南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出现同期少见的闪电和对流性降水天气。
我国多地气温将暴跌20℃以上
湖南江西等地从初夏跌至深冬
由于近期回暖迅猛,因此这次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将非常剧烈,其中东北地区、江淮、江南等地部分地区气温降幅将达到20℃,局地甚至能达到25℃左右。降温过后,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将由前期偏高逐渐转为偏低,全国冷暖形势将实现大逆转。
从降温进程来看,西北地区将率先受到影响,11日至12日,新疆、甘肃、青海降温幅度可达6~12℃,新疆北部降温超过14℃。
12日夜间到13日白天,内蒙古、东北、华北一带将出现6~12℃的降温,其中内蒙中东部、黑龙江、吉林等地降温将达到12~16℃,局地降温幅度可能达到20℃左右。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2日最高气温2℃,15日就将降至-17℃,降幅可达19℃。
13日夜间到15日,黄淮、江淮、江南、华南等地也将开始自北向南陆续降温,其中山东南部、安徽、江苏北部、湖北东部、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可能达到12~16℃,局地超20℃。以长沙为例,13日最高气温还有26℃,15日将骤降至2℃,降幅达到24℃,直接从初夏跌至深冬!
降温过后,1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云南东部至贵州、江南中南部一线,-10℃线位于华北中南部、陕西南部一线。
友情提醒,本周中东部地区先暖后寒,降温如换季,各地公众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着装。同时,眼下已经进入春运高峰期,即将上线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将对交通出行产生不利影响,提醒有出行计划的公众多关注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信息以及交管部门的路况信息,妥善安排行程,安全顺利出行。
来源:中国天气网
监制:张越
编辑:周喆、伍越